中新网德阳12月8日电(单鹏) 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科技交流会暨猕猴桃创新发展国际研讨会8日在四川德阳举行。来自中国、新西兰、巴基斯坦、埃及、伊朗等国家的科研人员围绕猕猴桃育种、淹水反应、溃疡病防控等话题开展探讨。
会议现场。 (德阳市科技局 供图)
猕猴桃产业国际合作是本次会议的重点之一。会上,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永志介绍称,今年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与新西兰皇家植物与食品研究院签署了新一轮《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协议书》,将重点在四个方面加强合作:一是联合开展猕猴桃优势基因发掘及功能解析等基础研究;二是联合开展溃疡病等猕猴桃潜在重大病虫害预警及防控技术研究;三是联合开展果园安全生产技术研究与测试;四是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交流及打造“一带一路”猕猴桃创新高峰论坛品牌。
“猕猴桃领域的合作是新中两国在科研领域的代表性合作之一。新西兰皇家植物与食品研究院和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之间的合作也有30年的历史。在过去的30年里,双方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成果丰硕。”新西兰驻华大使馆科技创新参赞陈荣恩表示。
与会科研人员品鉴猕猴桃。 (德阳市科技局 供图)
早在1993年,四川与新西兰就开启了猕猴桃研究交流。30年来,双方在猕猴桃科研创新、技术攻关、人才培养等领域交往频繁、成效显著。由于南北半球的季节差异,四川与新西兰猕猴桃的产品收获时间和市场体量具有高度互补性,为双方猕猴桃产业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
2014年,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成立。该联合实验室围绕猕猴桃全产业链,在生物育种、产业关键技术、平台团队建设、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该实验室在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建成高标准核心实验室2000平方米,在德阳建成田间生产实验室1500平方米、猕猴桃种质资源圃及杂交育种基地500亩、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2000亩。
据了解,猕猴桃是四川省重要的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经过40余年发展,四川猕猴桃产业种植面积75万亩,年产量44万吨,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二。德阳是四川猕猴桃产业重镇,现拥有猕猴桃种质资源500亩,保存种质资源1700余份,其中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保存量占世界90%以上,拥有全球最大的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完)
合力推进世界现代化进程(思想纵横)
习近平主席在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的演讲中强调:“中国追求的不是独善其身的现代化,愿同各国一道,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演进的基本趋势,广大发展中国家正在各自现代化道路上不懈探索追寻。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遭遇坎坷、充满艰辛。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这一中国方案为人类社会现代化指明正确方向。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潮流,是各国人民意愿的“最大公约数”。从历史上看,现代化进程发端于西方国家,但与之相伴随的是战争、殖民、掠夺、胁迫,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今天,人类社会现代化不可能也不应该回到那种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上去。没有和平,发展就无从谈起,已有的发展成果也会失去。任何国家实现现代化,和平稳定的内外部环境都是根本条件和必要保障。历史昭示我们,霸道霸凌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无法带来美好世界。面对复杂交织的安全挑战,要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以对话弥合分歧、以合作化解争端。只有各国都珍视和平、维护和平、促进和平,以团结精神和共赢思维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世界现代化才能在和平发展的轨道上不断前行。
近代以来,资本、技术、劳动、管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流动,把一个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连成了汪洋大海,历史成为世界历史。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深入,人类越来越成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在21世纪的今天,任何国家追求现代化,都不可能在封闭条件下实现,开放融通、互利合作是必然选择。当前,个别国家构筑“小院高墙”、强推“脱钩断链”、鼓噪供应链“去风险”,大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给世界现代化带来极大挑战。人为给合作设置障碍,挡住的不是风险,而是机遇。各国加强互联互通、团结合作、互利互惠,把合作的领域拓得更宽、把合作的蛋糕做得更大,才能既推动自身发展又实现共同发展,让世界现代化进程充满澎湃动能。
现代化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个国家的人民都有追求现代化的权利。世界现代化进程不应使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然而,当前南北差距、复苏分化、发展断层、技术鸿沟问题更加突出,人类发展指数30年来首次下降,国际发展事业面临巨大挑战。弥补发展赤字成为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艰巨任务,走共建共享共赢的现代化之路正是破解问题之道。要增强现代化成果的普惠性,坚持共享机遇、共创未来,特别要关注发展中国家的特殊需求,保障发展中国家正当发展权益,提高其国际话语权,着力解决国家间和各国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使每个国家都成为全球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使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事业汇聚成推动世界繁荣发展、人类文明进步的时代洪流。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文明古国、负责任大国,兼济天下是中国的一贯追求。以中国理念为世界变局指引方向,以中国行动为维护和平安全作出实质性贡献,以中国方案为推动共同发展尽责出力,以中国智慧为完善全球治理注入动力,中国式现代化在与世界的良性互动中推进和拓展,也为世界和平壮大力量、为各国发展提供机遇。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是中国的期盼,也是每一个在现代化道路上孜孜探求的国家的愿望。中国将坚定不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携手各国共同开创世界现代化更加美好的前景。(人民日报 曹 平) 【编辑:房家梁】